新华社消息称,伊朗国际原油交易所的落成典礼7月13日在德黑兰举行。
报告还预计,如果美国政府放开对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油气开采活动的限制,到2013年该地区油气行业的开支将增至414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71%。在去年4月22日英国石油公司BP墨西哥深水地平线号钻井平台发生漏油灾难后,奥巴马政府以石油公司缺乏应对类似事件的装备为由暂停了深海钻探。
报告说,如果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油气勘探和作业活动能够重返临时开采禁令之前的水平,到2013年该行业支撑的就业岗位总数将超过43万个,比2010年净增近19万个。Quest海洋资源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墨西哥湾沿岸油气产业的勘探和开采活动恢复到正常水平,到2013年估计将新创建19万个工作岗位,投资将增长140%,营业花费将增长70%。不过这一禁令在去年10月被取消,但油气公司获得墨西哥湾油气勘探和开采许可的门槛被大幅提高,导致墨西哥湾地区油气行业发展受到限制。由该行业支撑的GDP产值将增至445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70%。据悉,由油气工业协会发布的两份研究报告显示,美国联邦政府刺激加大美国油气勘探和开发政策将创建更多的工作岗位、提高美国能源安全性,同时将增加联邦、各州和当地政府的收入
这3个深水区块位于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以南12至110英里的深水海域。据路透社7月12日蒙罗维亚报道,美国第2大石油公司雪佛龙公司今天说,该公司预计将在今年第4季度开始钻探其在利比里亚海上的3个深水租借区内的第一口深水井。俄政府希望加强对能源龙头企业的控制,不愿意向外国公司,尤其是像中石油、中石化这样政府背景明显的公司,提供俄大型油气公司的或产田的控制权。
人们不禁提出质疑,为什么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了,能源合作还有那么多问题?其实想到古老的格言,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就会心下豁然。事实上,俄罗斯对于亲兄弟也是明算账的,比如对于白俄罗斯,或者是乌克兰。这让俄罗斯下决心加强和中方合作,并于2009年达成石油换贷款的协定。获得来自俄罗斯充足稳定的石油,才符合中国利益
越南和马来西亚的产量还呈逐年下降趋势。上世纪80年代,越南国家石油与天然气公司(PetroVietnam)和苏联石油公司Zarubezhneft成立合资公司Vietsovpetro,合作开发白虎油田。
但面对东南亚诸国的激进开发态势,坐视显然不是上策。出于政治和外交上的顾虑,这份油气合同被中国有关部门搁置。在这样的战略之下,中海油对于深入政治和商业风险都很大的南海腹地持审慎态度,符合商业逻辑。1994年,克里斯通公司开始勘探作业,同年,中越海军在万安北附近发生交火。
2009年,越南原油的净出口为每日5.3万桶,其中一半出口美国。按兵不动的背后相比之下,中国石油公司的行动要谨慎得多。但这些区块,不是位于南海腹地的深海,就是位于与邻国有主权争议的地区。在周边国家中,越南在南海的开发最为激进。
另一个难题是深水作业技术能力。中海油的公司愿景也是要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能源集团,其六大产业板块还包括金融与新能源。
当你不清晰的时候,可以给它任意高的评估。这些油气勘探开发或临近各国海岸线,或位于大陆架上,开采难度不大,多属无争议地区。
离中国海岸线最远的琼东南65/24区块,有3080平方公里,水深10002200米。交银国际分析师贺炜也举例说,海上油气作业中,钻井平台的工作人员换班是一个大问题,从南沙到中国大陆距离为20003000公里,直升飞机飞不了那么远。马来西亚石油与天然气公司(Petronas)与外资合资通常三七开。今年中海油亦拿出南海西北部的19个开放区块,其中16个在珠江口盆地,两个在北部湾,1个在琼东南盆地。但今年6月底,菲律宾又宣布了南海地区几个区块对国际招标。克里斯通之前曾在菲律宾获得两个石油合同,他们推测南海的万安盆地有丰富的油气蕴藏。
但中海油的条件苛刻,严守51%的控股底线。中海油副总工程师曾恒一曾表示,中海油在300米水深的石油开采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3003000米才刚刚起步。
马来西亚的南海策略则是少谈主权多采油。为何中国公司宁可在遥远并且经常爆发内乱的非洲国家火中取栗,或者花大价钱到中东拿服务费合同,也不愿在自家的海域里寻找石油呢?究竟是什么让中国石油公司在富庶的南海犹豫不前?开采行动进行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在有争议的南海腹地架起钻井平台。
一个被媒体反复提及却难以证实的数字是:南海石油地质储量约为230亿30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其中70%蕴藏于南海深海区域。2004年,越南石油产量达到峰值,日产超过40万桶,之后一直徘徊于日产30多万桶上下。
自去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表示南海问题涉及美国利益,需通过国际机制解决,一些收到暗示的东南亚国家开始新一轮的主权主张。中国海洋石油工业肇始于南海,但1965年越南战争爆发后,中国海油勘探开采的重心从南海转向了渤海湾,南海开发进入沉寂期,直到1986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才在南海搭建了第一个油田平台。1992年,美国丹佛一家名为克里斯通(Crestone)的小石油公司找到中海油,签订了南沙万安北-21区块PSC石油开发合同。当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在南海大肆行动之际,中国石油公司在南海资源最密集的南沙海域,却没有打出一口井。
中石油遇到和中海油类似的困境。即:资源国以资源出资,外国公司负责勘探开发并承担风险,收回成本后,双方按比例分成。
为加大开采力度,2000年越南修订了《石油法》,不仅使国际石油公司参与竞标的过程更加公开、透明,而且条件非常优惠,合资公司里外方股份可占到80%左右。另一个热衷于南海开发的国家是菲律宾,其石油工业非常落后,2009年日均产量只有1.5万桶,其中采自南海的不到1000桶,几次国际合作勘探都没有什么成果。
今年5月,军事演习令南海问题骤然升温。知情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中国在南海油气勘探开发上一直面临双重考量:是维权还是维稳?如果要开采中国主张的南海腹地油气权益,免不了会与南海邻国起摩擦,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还是维稳为主的态度。
各国对南海油气的开发呈四周包围中央之势,已经出油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越南东侧、马来西亚东侧、印尼和文莱北侧、菲律宾西侧,以及中国的南海北部,即靠近中国南部海岸线的北部湾海域和珠江口海域。2007-2009年,马来西亚原油日产量分别为75万桶、72.7万桶和69.3万桶,其中绝大部分产自南海。一位外资石油公司中国区负责人表示,中海油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多元化发展,在大型炼油石化、煤化工项目和LNG业务等中下游产业投入甚巨。最近几年,中海油几乎每年都会宣布一批南海开放区块,供外国公司以PSC方式与中海油合作开发。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中海油高层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称南海是第二个波斯湾还为时过早,南海腹地是很大的沉积盆地,理论上推测应该资源丰富,但由于至今没有打过一口井,很难确切证实有多少油气资源。他还认为,由于商业风险太大,国家应建立相应基金,支持三大油提升深海勘探开采能力,开发南海。
从大陆海岸线往南海走,200公里以外水深就很快下沉至1500米。目前,各国在南海地区的石油年产量为6835万吨,不包括中国的数字是5350万吨,大致相当于中海油2010年全年的国内油气产量。
白虎油田至今仍是越南第一大油田,一度占越南原油产量一半。1975年美孚石油公司在越南南部海域发现了石油。
评论留言